田文首先问道:“为什么你不要五月出生的孩子?”田婴回答说,这样的孩子不利于父母。田文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:“那人的命运究竟是谁决定的?”面对这个问题,田婴无言以对。田文自己则提出了答案:“如果是天意决定的,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。”他进一步解释道,如果门第高的人最终成为了威胁,那么解决办法就是让家族变得更强大。这番话让田婴哑口无言,最终,他只得无奈地说:“你别再说了。”
这场对话,让田婴终于改变了对孟尝君的态度,孟尝君也因此得以进入家族的权力中心,正式成为父亲的继承人。
尽管孟尝君最终得到了父亲的认可,成为了继承人,但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田婴有四十多个孩子,而孟尝君的母亲只是低贱的妾室,这使得孟尝君无论如何努力,始终难以继承父亲的一切。因此,孟尝君决定不再依赖命运,而是努力掌握自己的未来。
他开始观察父亲的缺陷,发现父亲没有自己的势力——他没有养客。养客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呢?首先,养客能提升自己的声誉,展示宽宏大度;其次,养客能积累人才,这些人才不仅能帮助解决问题,还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免受危难。正是通过这种方式,孟尝君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支持,并且避免了如秦国杀害他这样的危机。
孟尝君通过第二次与父亲的对话,成功说服了田婴开始重视养客。田文言辞犀利地指出,田婴家中缺乏贤才,即使积累了财富,如果没有能力的人来管理,财富也只能是“流水”而已。这番话让田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最终,孟尝君被立为太子,成为了薛地的主君,实现了逆袭。
孟尝君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: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是天意,也不是外界环境,而是自己通过智慧和努力争取的结果。
然而,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孟尝君那般坚定地相信命运由自己掌握。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例外。在垓下决战后,项羽带着仅剩的二十八骑突围而出。在临死前,他曾向手下说道:“我这八年,七十多场战斗,从未败过,但今天败了,天要亡我,而非我的能力不足。”这句话表明,项羽把命运的决定权交给了天命,认为自己已经无法逆转命运。
为了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,项羽组织了一场反击,要求斩将刈旗,试图用血战来表明天意。最终,虽然他成功斩杀了数十人,但也只损失了两人,这让他愈发认为自己命运的结局无法改变。
当项羽最终来到乌江,面临死亡时,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,而项羽的回答却让人唏嘘不已:“这还是当年能直呼‘彼可取而代也’的项羽吗?这还是那个西楚霸王吗?”他的悲哀和无力,最终让人深思: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呢?
你怎么看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