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故宫现存的烫样分析
东暖阁前还曾搭建过戏台
也许彼时的帝后 坐在室内
就能够欣赏到窗外的表演
东暖阁现在是以同治到宣统年间
太后们<垂帘听政>时的原状陈设
西向设双重宝座 在这两个宝座上
曾坐过三个小皇帝和三位皇太后
一道黄纱帘 分开了演员和操纵者
垂帘听政
咸丰十年(1861),英法联军攻占北京,咸丰帝逃往热河,次年病故于避暑山庄,6岁的载淳继位,是为同治帝。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“辛酉政变”,除掉了顾命八大臣。慈安、慈禧两宫太后正式在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。同治十三年(1875)十二月,亲政不足一年的同治帝去世,慈禧太后指定醇亲王奕譞之子、年仅3岁的载湉入继皇位,是即光绪帝。慈禧太后以新君年幼为由再度垂帘听政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。慈禧遗命由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即帝位,是为宣统帝。宣统登位时年仅3岁,因此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。
养心殿东暖阁的北墙有两扇窗户
窗户上都安装有非常精致的雨棚
这两座雨棚还闹过一个特大乌龙
曾有个极著名的说法 说雨棚顶上
所覆盖的是可以透光的云母瓦片
云母是颇为珍贵的天然矿物材质
因此这两个雨棚也变得独特珍贵
后来养心殿大修过程中经过分析
发现这半透光的材料其实是贝壳
叫做<海月> 也就是一种<明瓦>
在江南建筑中能见到类似的使用
养心殿所用海月贝极大 今已难寻
东暖阁最有意思的是<明窗开笔>
这是一个皇帝为天下祈福的典礼
内容形式既神秘又充满了仪式感
<明窗> 为东次间的第一个窗户
这里曾有隔断隔出的一个小隔间
因如今原状以垂帘听政为时间点
所以已经看不出<明窗>的痕迹了
从清雍正年间开始 每年的除夕
皇帝都要举行<明窗开笔之典>
简单的说 就是每年的除夕半夜
皇帝到养心殿东南室<明窗>前
写下新年第一笔 这就叫<开笔>
代表新的一年办公季正式开始
说到<开笔>就要先说说<封笔>
这<封笔> 又叫作 <封印封笔>
将印信封存 代表放假停止办公
时间一般会在腊月二十三前后
由钦天监选择吉日 布告于天下
是日 宫中举行隆重的封印仪式
将交泰殿中所藏二十五颗宝玺
仔细洗拭干净后 封贮入宝盝中
皇帝会在仪式中亲自拈香行礼
代表皇帝和百官开始放年假了
<开笔>的时间定于元旦的子时
这时间代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
凌晨子正时 皇帝先净面着冠服
来到东暖阁的<明窗>行开笔仪
明窗案摆一枝玉烛 漆雕云龙盘
盛古铜八祉吉祥炉和二个香盘
特制御笔数枝 笔端笔管分别镌
<万年青>和<万年枝>的字样
御用明黄纸笺 砚台 朱黑二色墨
在<金瓯永固>杯内注入屠苏酒
吉时一到 皇帝便亲手点燃玉烛
先将御笔在吉祥炉上轻轻薰香
再行笔书写 先用朱笔再用墨笔
于明黄纸笺上 各写几句吉祥话
祈一年大吉大利 一岁政和事理
然后将本年的时宪书浏览一遍
以表示 <以寓授时省岁之意>
最后 皇帝将所用诸物亲自料理
令专人收藏 并将吉语纸笺封存
这些元旦开笔 作为皇帝的祈祷
被郑重封存 轻易不得打开观看
乾隆皇帝在每年的元旦开笔后
还会乘兴写下数首新正试笔诗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