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?
这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,要详尽讨论,至少得从“民族特性、制度优势、国际形势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战略”这些方面展开,恐怕几十万字也讲不完。然而,有些人却简单粗暴地归结为“加入WTO”就能解决一切,似乎中国的崛起完全归功于“洋人施舍”。这些人言辞间透露出一股感恩的语气,仿佛如果得罪了西方,就再也没办法过上好日子了。
浏览着这些人的观点,我甚至以为回到了十年前,还是在讲“WTO”和“对外开放”时的那些老调。我不禁要问:民国时期也曾对外开放,为什么它没能“迅速崛起”?印度比我们早加入WTO,为何它至今没能“迅速崛起”?
自由贸易与开放市场并非毫无前提,关键在于你得拥有独立自主的国力,具备强大的军事和国土安全保障,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,不至于沦为殖民地。更重要的是,你还得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核心产业,避免成为他国的“资源基地”、“吸血池”或“商品倾销场”。
1946年,中美两国曾签署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》,约定两国公民可以自由来往,允许中国人在美国定居,美国人也可在中国定居。双方的军舰和商船可以自由进出对方的内河,这比任何“加入WTO”都要自由得多。你敢想象今天美国会同意签署类似的协议吗?
至于中国当年是主动“闭关锁国”还是被西方封锁了几十年,如果你认为新中国当时废除不平等条约,坚持独立自主的行为是“与西方为敌”,是“自绝于文明世界”,那我们也无话可说。
另一些人却总是杞人忧天,提及拉美国家所谓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但他们从未真正剖析拉美经济困境的根源。实际上,拉美国家从未完全独立,它们的资源和命脉掌握在美国和跨国公司手中,缺乏真正控制的核心产业。它们之前的繁荣,实际上只是依赖于美国和资本的支撑,一旦收割时机到来,便暴露出虚胖的本质。
某些人可能曾在中学时期睡觉不听课,连“内因起决定作用”这样的基本概念都忘了。没有新中国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工业基础,没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扫盲和基础教育体系,也没有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,加入WTO又有何意义?难道美国人真的是慈善家,专门为我们扶贫吗?
展开全文
事实上,中国加入WTO,所有国家都是受益者,而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。因为它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获得全球最成熟的工业产品,实质上是中国的劳动人民养活了美国。
有些人只看到“钱”,但对于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超级大国来说,单纯的“钱”并非最重要的因素。关键在于生产力,资本只是发展的工具,绝非最终目标。当中国的发电量、钢铁产量、造船吨位、水泥生产量以及造舰量等多个领域都碾压美国,甚至在粮食和肉类产量上超过美国时,所谓的“钱”便不再具有决定性意义。因为从实际生活水平、综合国力等方面来看,我们早已超越了美国。
中国的飞速崛起,正是依赖于顶层设计的智慧,强大的制度优势与组织力,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群体,以及最勤劳勇敢的人民。在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,靠的是“持久战”打下的基础,而非依赖外部施舍。加入WTO对于我们而言,更多是一种战略谋划——我们在你的规则下发展,在你的框架内提升自己的科技和工业水平。我们不求与你决战,但你却最终会因为忍受不了自己制造的局面,主动撕毁谈判桌上的协议,撕掉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。这个结局,是注定的。
至于美国对今天的中国不满,绝不是因为我们“加入了WTO”,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“美式民主”,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变得太强大了。
如今,搞贸易保护主义、实施商业制裁的并非我们。我们反倒恨不得天天敲着他们的脑袋,喊着:“开门,自由贸易!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